2024年开年以来,各地纷纷进入“两会时间”,各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相继发布了《政府工作报告》,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。值得注意的是,各地政府高度重视物流枢纽(园区)建设工作,将物流枢纽(园区)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内容纳入政府工作报告,做出明确部署。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委会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汇总梳理,供参阅。
北 京
提升航空“双枢纽”功能,加快恢复国际航线。
天 津
推动港区与城区、产业园区、物流园区有机衔接和深度互动,统筹用好存量土地和政策资源,打造东疆示范片区、海港核心片区、临港经济片区等特色片区。
河 北
实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行动,加快国家物流枢纽、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。
山 西
推动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建设,提升太重天津码头向海发展通道功能和作用。
内蒙古
完善“通道+枢纽+网络”的现代物流体系,培育本土网络货运平台企业,加快推进多式联运,降低物流成本,既要把企业扶起来、业态做起来,又要把就业带起来、收入提上来;乌兰察布要全力建设绿色低碳铁合金生产基地,积极发展边腹联动枢纽经济。
辽 宁
加快沈阳、大连、营口国家物流枢纽建设,支持锦州创建国家物流枢纽。
吉 林
推进东北地区市场一体化建设,共建物流、能源通道和科技创新、制造业走廊,探索哈长沈大东北城市协同发展。
黑龙江
深入实施绥芬河口岸运力提升、同江铁路口岸设施升级、黑河公路口岸大桥畅通行动。高质量建设哈尔滨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国际物流集散枢纽。
上 海
推进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和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建设,打造一批绿色工厂、绿色园区。引导研发设计、供应链管理、检验检测、知识产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,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。
江 苏
提升中阿(联酋)产能合作示范园、柬埔寨西港特区、中哈(连云港)物流合作基地等载体功能。
浙 江
加快建设宁波舟山港重大集疏运工程、长三角航空货运枢纽、长三角中欧班列集结中心、宁波枢纽、通苏嘉甬铁路等项目,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。
安 徽
深入实施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、中部地区加快崛起、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等战略,高水平建设省际重要物流节点和合作园区。推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,争创安庆港口型、阜阳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。
福 建
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,建好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,推进多式联运“一单制”试点,促进交通物流降本增效提质;拓展对台连接通道,加快推进闽台与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和中西部运输通道建设,推动共建两岸物流集散中心,促进对台客货运枢纽设施提级扩能。
江 西
推进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、国家物流枢纽建设,稳定开行铁海联运、中欧班列,完善航空客货运网络,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增长15%左右。
山 东
提升国家物流枢纽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辐射能力,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,着力降低物流成本,打通“大动脉”、畅通“微循环”,使山东物畅其流、货通全球。
河 南
积极引育大型物流集成商,力争到2025年实现与全球前20位货运枢纽机场全部通航,把郑州机场打造为国际客货运“双枢纽”。建成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,具备年开行“万列千万吨”能力。
湖 北
深度融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,推动天河机场、花湖机场客货运“双枢纽”联动发展,依托花湖机场谋划打造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、货邮吞吐量达到120万吨,依托黄金水道加快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,争创中欧班列中部集结中心,以大通道大枢纽促进大开放。
湖 南
拓展开放渠道,统筹做好国家物流枢纽、现代流通战略支点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建设,支持长沙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、区域特色国际航空枢纽,支持怀化国际陆港高质量发展。
广 东
大力实施“降成本”行动,加快国家物流枢纽和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,推动大型物流企业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普惠性服务。
广 西
推进南宁、钦北防、柳州、凭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。
海 南
洋浦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获批,入籍“中国洋浦港”国际船舶达43艘、总吨位全国第二。大力发展农村冷链物流、电商直采、定制农业和精致农业,做强以“海南鲜品”为统领的品牌体系。
重 庆
完善“五型”国家物流枢纽功能,增强物流协同服务能力;完善多式联运体系,优化国家物流枢纽、物流园区、物流中心三级物流网络。完善重庆公路物流基地综合货运功能,加强物流通道、节点、园区连接道路建设,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、长江黄金水道、国际航空枢纽高效联动。
四 川
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,推进5个国家物流枢纽、3个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和3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,支持8个省级区域物流枢纽发展。
贵 州
优化全省综合物流体系,加快贵阳等4个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,提升园区物流配套服务能力。
云 南
提速昆明国际陆港建设,构建“双核两翼”集疏运体系。推进国家级园区“七通一平”、省级园区“五通一平”,建设以园区为核心的交通物流枢纽;申建新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和骨干冷链物流基地。
西 藏
建设空港新区冷链物流基地,用好西藏供销集团主渠道,依托“交邮融合”“邮快合作”,构建城乡共同配送体系,加快提升物流通达水平和配送时效。
陕 西
支持西安建设国际航空枢纽,加快恢复国际航线,增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辐射能级,西安国际港站吞吐量49万标箱以上,力争省内货值增长15%。
甘 肃
推进兰州、张掖、天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;优化完善国际货运班列补贴政策,积极开辟国际货运、客运新航线,争取建设国际物流分拨中心。
青 海
加快推进格尔木国际陆港枢纽工程,推动国际货运班列和铁联运专列提质扩容。
宁 夏
全面构建现代物流体系,持续降低物流成本,加快建设银川—西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、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及物流示范园区。
新 疆
加快乌鲁木齐、喀什、阿克苏、塔城等国家、区域物流枢纽和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。
大 连
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,申建大窑湾保税物流中心;完善“北粮南运”物流服务体系,建设东北粮食集散和加工基地。
青 岛
统筹“四型”国家物流枢纽建设。
宁 波
持续推进梅山港口基础设施、铁路北仑支线复线等项目,开工建设梅山铁路专用线,开发新能源汽车外贸滚装航线。加速推进宁波枢纽空铁一体主体工程项目。
深 圳
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,积极推进海陆空铁多式联运,加快建设平湖南国际综合物流枢纽等项目。
(来源:2024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,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委会整理发布)